SBTi审核

2024年,我们顺利完成了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的审核,标志着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对气候行动的坚定承诺。我们通过审核的目标包括:

  • 到2030年,范围1和范围2的排放减少55%(以2021年为基准),与全球1.5°C控温路径保持一致
  • 到2033年,范围3排放减少35%(以2022年为基准),符合“远低于2°C”控温目标

2024年排放绩效

应对半导体制造的复杂挑战对于实现有意义的减排,以及推动恩智浦负责任能源使用的宏伟愿景至关重要,包括优化能源管理和减少高全球增温潜势(GWP)气体的使用。

我们根据《温室气体议定书》(GHG Protocol)来衡量碳足迹:这是一套国际公认的量化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的标准。我们报告此议定书规定的所有3个类别:范围1(自有或受控来源的直接排放)、范围2(自有间接排放)和范围3(整个价值链的上游和下游排放)。

  • 39%
    范围1和2绝对排放量减少情况(以2021年为基准)2
  • 47%
    范围3绝对排放量减少情况(以2022年为基准)2

范围1

《温室气体议定书》将范围1的排放量定义为公司拥有和控制的资源的直接排放量,包括过程排放(生产制造过程)和固定燃烧(燃料、热源等)。由于非制造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我们的范围1排放仅涵盖制造工厂的数据。

我们的范围1排放量包括PFC、HTF、化石燃料消耗排放和《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气体排放量,包括氧化亚氮(N₂O)和六氟化硫(SF₆)。

结果

2024年,我们的范围1绝对排放量比2023年低31%,实现显著降低。自2015年以来,我们逐步优化流程、升级工具、安装减排设备,并降低工厂运营负荷,将范围1的绝对排放量降低了68%。

范围2

《温室气体议定书》将范围2的排放量定义为由公用事业供应商提供的购买能源产生的间接排放量。目前,我们范围2的所有能源使用都包括电力。我们的范围2排放量包括制造工厂和非制造工厂的数据。

结果

在过去10年中,即便我们的生产流程变得更为复杂,对电力的需求也增加了,但我们通过节能措施、采购可再生能源以及优化工艺工具,有效地降低了范围2的排放量。自2015年以来,我们范围2的绝对市场排放量下降了40%。2024年,我们的范围2绝对排放量比2023年低13%,实现显著降低。

范围3

2023年标志着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我们首次根据《温室气体议定书》对所有15个类别的范围3排放进行了全面、详尽的清查。在这15个类别中,三大类排放占恩智浦范围3总排放量的97%。按照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第11类——已售出产品的使用;第1类——采购的商品和服务;第2类——资本货物。


结果

得益于我们产品的节能改进,我们更新了计算方法,并且由于工厂运营负荷的降低,我们2024年的范围3总绝对排放量相较于2022年和2023年有了显著减少。2024年,我们的范围3排放总量为9756145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我们碳足迹总量的93%。